剛剛我妹叫我去印東西再到西門去拿給他

然後順便幫他領護照

 

靠!我誰啊?我很閒啊?一定要幫他領啊?

 

我不能抱怨一下喔

我說:他真會支使人

 

我媽就不爽了

在不爽甚麼呢?

「你怎麼可以這樣說呢?連外面的人都可以幫了何況是自己人。

你們要媽媽做事媽媽有講過你們在支使我嗎?」

 

靠勒!我是不能這樣講喔

不能抱怨喔

你聽了很難過你不要聽阿

幹嘛講給我聽阿 干我屁事

--

 

心得1

我會因此生氣是因為我在意說話的這個人

所以,我發現我真的要把自己跟我媽切開

我媽她的生活方是我愛嗎?他的觀念我還要嗎?我想要過我媽那種人生嗎?

如果不要,我要切開

可以的話,我要把我的網絡放在我的朋友身上,而不是家人

會試你為理所當人,會用乍看最低但是最言力的標準在衡量你的行為、舉止

而且也只有當你把和家人的感情切開時,你才可能從原本的你,變成現在的你

因為

原生家庭的東西你一輩子甩不掉,並不代表完全不能稀釋這種模式

否則,人永遠不會改變

 

我想,我不能在這樣下去了,我要向外交朋友,開心的朋友

而不是一直溺在家裡

 

我愛我的家人

但我不愛我家的模式

雖然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之所以變成這樣的故事

但這不代表我在了解你們之後我要變成你們

---

心得2

我媽之所以生氣

第一點是,對家人的請求用「支使」這個字眼去說。

第二點是,我說中了甚麼。我說的「支使」很可能是我媽在接受請求時,偶爾會想到要用的字眼

但是因為是家人,所以沒用。因為說中,所以她更加注意這點。

---

人在聽了別人的話(或看了別人學自己的樣子)會生氣有兩種狀況

狀況1:她講錯(學錯)講得(學得)太過離譜

狀況2:她講(學)對了但我從來不想承認,而辯稱是狀況1

---

我講的事我說的話毫無科學根據

反正這是我的心得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ing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